欢迎访问四川·自贡人才工作网!

人才先锋
您当前位置 : 首页 - 人才先锋

吴超

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骨一科副主任

他是耕耘在创新沃土上的“科研达人”:组建医学数字中心、研究3D打印;申请28项国家专利,已获授权16项;10余项科研、7项引进新技术在省市获奖;研究成果在国家级学术大会上进行交流……

耕耘在创新沃土上的医学科研达人

他是耕耘在创新沃土上的“科研达人”:组建医学数字中心、研究3D打印;申请28项国家专利,已获授权16项;10余项科研、7项引进新技术在省市获奖;研究成果在国家级学术大会上进行交流……这位外科学硕士是我市第三批“双千计划”杰出创新人才,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一科副主任、数字医学中心负责人、副主任医师吴超。 

潜心科研为减患者痛苦

2000年,吴超大学毕业后进入市四医院工作,成为了一名骨科医生。

“想成为一名好的医生,就必须在夯实基础的同时,掌握更为先进的专业技术。”吴超常常回忆起自己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,科主任谭伦鼓励他学习和钻研新技术时说的一句话。吴超坚持订阅学术期刊,参加各类学术交流,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专业知识。渐渐进入状态的他,开始动手做起了课题研究。2005年,吴超的第一篇原创论文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。这篇来源于临床工作的文章得到认可,给了吴超很大的鼓励和信心,他对临床科研有了浓烈的兴趣。

2007年,患者陈女士因开放性胫骨骨折来到了市四医院骨科治疗。这样的病症通常采取传统手术治疗,但创面大,术后易发生皮肤坏死,导致伤口感染及钢板外露。为避免手术失败,减轻患者痛苦,吴超和科研小组经反复研究和探索,一个名叫“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研究课题”的科研项目出现,该手术具有切口小、治疗效果好等特点。陈女士成为了新方法治疗成功的第一位受益者。当年,该科研项目获得了省医学会三等奖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。此后,该手术被一直沿用至今,成为了胫骨骨折的定式手术。

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为患者减轻了痛苦,吴超决心要钻研出更多让患者受益的成果。他白天在临床工作中探索,夜晚在科室里收集资料,休息日浸泡在图书馆、书店查阅相关书籍。通过多年潜心钻研,吴超科研团队的“胸腰椎相邻节段矢状曲度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”项目最终经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,并获得省医学会二等奖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。 

坚定迈进数字医学领域

2010年,在上海进修学习的吴超第一次接触到了3D打印技术,他告诉自己,一定要拿下这项技术。通过3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断学习,2013年,市四医院在省内率先将3D打印技术等数字化医疗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。

21岁的患者小王是3D打印技术的受益者。因为脊柱严重弯曲,导致小王成为了一名“驼背”,抬头都十分困难的他完全无法正常生活。在找到吴超之前,小王已经在北京、成都等地多家大型医院进行过医治,但都因手术费太高、手术风险太大等原因选择了放弃。吴超了解情况后,选择使用3D技术对手术进行辅助。

“这样可以使医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患者的解剖结构,为手术方案的设计和改进、手术进路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极大帮助,有助于提高手术精准度,减少患者痛苦。”吴超说。在3D打印技术的帮助下,他成功为小王完成了手术,让这名小伙从此挺直了腰。

新技术的成功,使吴超更加坚定了迈进数字医学领域的脚步。他主持的课题“个体化计算机模拟手术联合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研究”,获市卫生系统2016年省部级课题立项。同时,他还有6项相关的市厅级课题正在研究中。

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,吴超大力引进和发展新技术。2014年、2015年,“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矢状曲度个体化恢复”等两项技术,蝉联市卫生系统新技术一等奖。目前,吴超正在把他负责的“数字医学中心”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“3D打印医疗服务中心”,中心推广的多个成果在省内多家医院应用,惠及患者上千人。

主办单位:中共自贡市委组织部 copyright © 2018-2022
咨询电话:0813-2201718     备案号:蜀ICP备18027393号-2
地址:自贡市自流井区交通路222号    技术支持: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